優識文化優識文化優識文化

【花蓮縣角兒愛心公益協會 創辦人 姜宜婷 專訪】
讓每個角落的弱勢兒被看見 用同理力量照亮邊緣戶黑暗

付出即回饋 承擔是勇者
感同身受 付之行動

【社團法人花蓮縣角兒 愛心公益協會】

  • 電話:03-8423707 、0907-492-496
  • 地址:花蓮市國盛四街 88 號

    還記得十一歲的你在做什麼嗎?一個本該天真、快樂的年紀,有的還在和父母親爭執上哪個補習班才有朋友陪伴,或者猶豫生日大餐該選擇哪一間餐廳慶祝,年僅十一歲時的「角兒愛心公益協會」 創辦人姜宜婷卻心繫著該如何籌錢 …… 因為底下弟弟妹妹們,下一餐有沒有著落,都還是未知數。

絕望無助的時候 也曾差點走錯路

    專訪宜婷時,會發現她很細膩地將「年歲」作為人生階段的標籤,幾歲做了什麼事情,對她而言彷彿歷歷在目。九歲那年,父親因為投資失利,為了工作掙錢,長期在外夜宿。宜婷家被社工通報,家中因沒有成人照顧者而必須強行將宜婷與弟弟、妹妹們拆散。這讓宜婷感到非常難受,質疑:「難道貧窮,就要被剝奪與家人在一起的權利嗎?」在那個時刻,一位老人協會的執行長從中介入,溫暖伸出援手表示「別人不幫,我來幫!」才讓宜婷的家庭不至於被四分五裂。這一善行也燃起宜婷想做公益的熱忱,為了不再被動地被安排非自願的人生,她決定讓自己成為更有力量的人。角兒愛心公益協會在初成立時,年僅十一歲的宜婷頗有「刊登亮點」,因而受到媒體大版面地報導協會故事。未料這樣的高度曝光,卻引來不肖人士想藉機蹭蹭角兒的愛心、沾沾公益光環;直到合作後期,對方不僅承諾跳票、說詞反覆等,種種傷害更讓協會因而扛下 180 萬元的債務。走投無路下,宜婷甚至撥電話詢問朋友:「販毒 …… 現在做還來得及嗎?」當時的宜婷真的束手無策了,幸好朋友及時把她拉回正軌,並遠從他鄉親手送來一千元的救濟金,要她再怎麼難過,都必須堅強撐過去。除了朋友的關心,角兒協會在瀕臨倒閉危機時,還有一位關鍵人物:慧心園慈善工作室的林慧如女士。慧如女士一知道角兒營運有困難,不僅無條件的信任,投入資金與人力,還邀請宜婷參加一場在花蓮舉辦的義診活動。起初對人心懷不安的宜婷,跟隨在貝瑪光明佛學堂的師兄、師姐們身旁,默默觀察他們與人互動的神情、肢體;明白到,幫助人是一種放下自我、用心傾聽、學習善體人意的莫大智慧。其中人際交流的細節,更是她未來還待磨練的課題。「如果沒有慧如姐的傾囊相助,以及師兄、師姐們的引領,我想我的心態到現在可能還會遇到更多挫折。」因為慧如女士帶給她的力量,宜婷再次嘗試與案主們拉近距離,才發現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。但就是這份同理心,讓宜婷決定鼓起勇氣重振角兒,更堅定通往這條公益的路繼續前進。事實上,天生患有語言障礙的宜婷,是一個從小不願意出現在鏡頭面前的女孩,但為了把角兒發揚出去,她依然站在第一線,對外的公關事宜親力親為。其中,宜婷特別感激協會內的兩位志工雨宣、益城,因為他們的協助,讓宜婷能在網路宣廣與募款推動上,更加得心應手,擁有堅強後盾。

治窮之道就是任何賺錢法都嘗試 抓蟑螂換一頓早餐費

    幼年時的窮苦遭遇,讓宜婷切身體會底層階級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。嘗試過「白飯淋醬油」當一餐嗎?那是宜婷童年記憶中,餐桌常見的家常菜。吃到後來,她還與弟妹們苦中作樂,討論哪一個牌子的醬油較鮮甜,配的白飯更多一些。此外,年紀還小的他們,還有一個眾人聽了無不瞠目結舌的賺錢方法:到下水溝抓蟑螂。因為這些「收穫」拿去水族館賣,活的十元、死的五元,一個晚上如果抓到二十隻,就能換到隔天早晨的一袋麵包作為早餐。這些刻苦銘心的回憶,如今說出來,宜婷表示,已經不怨懟過去了;反倒把經歷作為關懷他人的動力來源,期許自己盡力將各個角落的弱勢兒,都帶到光明面前,這就是「角兒協會」命名的由來。

設身處地傾聽 因為他們都像過去的自己

    面對不同個案,除了以同理心,設法承擔他們的壓力,也要懂得耐心聆聽他們的心聲。宜婷說:「有些人會抗拒關懷酒癮、吸毒的家庭,但我會去想,那個家庭的孩子是無辜的,他的家人做錯事,小孩沒有必要被牽連。而且做錯事的人,是因為什麼樣的心理壓力,才逼迫他做錯事呢?這些心情,我很想了解。」宜婷也與我們分享兩印象深刻的個案。一位單親爸爸,多年前住家慘遭祝融肆虐,全家人頓時失去賴以為生的住所,那時,角兒義不容辭地幫助他們,想不到這位單親爸爸居然在多年後,又帶著一家大小回到角兒協會致謝。他說,要不是角兒的幫助,他們恐怕走不到今天。也碰過一名患有嚴重憂鬱症的大哥,平時除了照顧臥病在床的太太,還要對抗憂鬱症帶給他的心理折磨。每個禮拜,角兒都會收到一封來自大哥傳的遺書簡訊,但志工們依然陪伴在他身邊,給予支持。長期關懷下,有一天,大哥居然願意敞開心房與人聊天,且自發性地去找工作。更讓人動容的是,受幫助的大哥後來甚至轉換身份,成為幫助他人的人,如今在角兒協會的捐款芳名錄上,還留有這位大哥的捐款紀錄。

只敢想近未來 願把這份無形的公益價值傳遞出去

    問宜婷是什麼支撐她走過協會的風風雨雨,她說:「家人、支持者與七百多個個案們。」每一個想放棄的片刻,她總是想,萬一角兒收起來,那七百多個邊緣戶該由誰照顧呢?既然決心要走這條路,就要堅持照顧好每一個個案們。輔導個案的時候,除了要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,還要取捨個人的其他生活選項,並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,就任意取消探訪個案的行程。儘管辛苦,但過程裡的收穫卻是無價的,每一個案對宜婷來說,都好比當年那個需要被幫助的自己。所以哪怕付出 99%努力,只有 1% 的回饋,任何一點能鼓舞到個案們的契機,宜婷都覺得要好好把握,認真做下去。看待未來,宜婷說,不太敢計畫多遠的目標,因爲永遠猜不透,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到,所以寧可先盡力將眼前的事情做好。但若要談短期目標,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角兒愛心公益協會。因為公益,就如同一個無形的商品,需要被看見;也唯有被看見,才能好好地把愛推廣出去。讓身處在暗處的弱勢兒能得到需要的協助,就好像當時,對她伸出援手的溫暖陌生人,堅定不疑的說:「別人不幫,我來幫!」